最近常常会想,如果回国,带走什么,留下什么?长在身上的,存在心里的自然都带走。别的,大概都可以留下。

美国这边真是没什么好东西。什么 Best Buy 买来的心仪电子产品,Ikea 的便宜家具,统统都可以卖掉或送人。崭新的汽车虽开了不久,也卖掉就好。Kindle Oasis 电子书拿着,因为好用、便携。或许还捎带上 Vifa Helsinki 小音响,一样的理由。衣物大概会捎带两件质量不错的、以及乐队主题的文化衫。书籍和游戏等媒体产品我早已经全面电子化,毫无烦恼,一身轻。

然而时间一久,味蕾上恐怕也残留了的楼下 Barking Mad Cafe 的培根 bagel 滋味。华盛顿的旧书店;纽约的街道、博物馆;蓝天、白云、草花香,秋季的五颜六色;国家公园壮美绮丽的人类瑰宝;金发碧眼、好看的假人似的姑娘;友好的老邻居、陌生人的善意;东西中部的凡凡种种。带不走的,不是我的,留给有缘人享用。

其余就没什么可特别说的。五年多,基本孜然一身,还是简单的单身汉家当。只除了那四把 Fender 的电吉他和两个 Fender 吉他功放。

美国大概是世界上玩吉他最好也最坏的国度。他好,因为作为电吉他的发明地,摇滚流行布鲁斯等等音乐起源和先锋的地方,吉他、尤其是电吉他,怕是乐器兵器谱中不可动摇的老大哥。纵览世界吉他产品,除了大英帝国的几家摇滚功放品牌,剩下多少是美国的玩意。出门就能用便宜的价钱买到形形色色的最新产品或古董琴。人口过千的小镇就能有一两家还有点历史的琴行、可能还是家族生意。音乐氛围挺好。找老师不难,找一起玩耍的伙伴不难。能力够演出的话,层出不穷的独立小乐队、gig 机会,都不少。他坏,只是因为有才的人太多、吉他玩的好的太多。竞争激烈,你若有着执念种种,想在这里混出名堂,大概不易。

我玩吉他快两年而已。先后买、卖、退货,大概拥有过十多把吉他,数个不同的功放,效果器若干。深入玩吉他的基本都会有收集吉他的心路历程。How many guitars are enough? One more ^_^ 最开始是一把 Rogue 的便宜木吉他,不出一个月就对其不满足,入手了亚马逊上最畅销的的入门电吉他套装。之后喜欢上 Les Paul,从极简的 CM、Junior,到第一把海蓝色(并至今都有丝后悔将其卖掉的)Les Paul Traditional。中间夹杂着从 Ibanez 对更加 heavy 风格吉他的试水(并很快决定不喜欢)。通过 Squier 初探 Fender 和 single coil 拾音器。到墨产 Fender,及惊喜的发现原来 Fender 套装(吉他+amp)声音如此动听。再至由 Annie Clark 发现到了解 Ernie Ball Music Man 签名系列吉他、并喜欢上纯 rosewood 琴颈以及种种 exotic wood。Yamaha 的完美但又缺了点什么的 Revstar 系列电吉他。同样完美(并产自马里兰州)但缺了点什么的 PRS 吉他(PRS 真像是吉他界的乔布斯)。中间夹杂着一些木吉他。Yamaha 的。Ed Sheeran 的签名款 Martin,和别的几把 Martin。Taylor 的 Koa top 旅行木吉他(真是漂亮又好听)。还有从 solid state amp,到尝试各种 tube amp;发现效果奇佳的电子 amp,比如 Yamaha THR 和 Boss Katana。效果器的大坑,如今也只刚刚进去(可能永远也不会特别深入)。这么算下来,也算是耍了个够。流水账一样全列出来,对我没有尽忠的那些吉他表示歉意。

现在逐渐固定在了两台 amp:Fender 15W Limited Edition Bassbreaker,和 Fender 5W Reissue Champ。四把吉他:Fender Elite Telecaster Thinline,Fender Elite Stratocaster,Fender Eric Johnson Stratocaster,Fender Limited Edition Rosewood Neck Stratocaster。

Henry Miller 说:If you feel confused, fuck。我基本是:If you feel confused, fuck guitar。(?)不能说有奇效,对我来说更多是噪音也悦耳。Self-indulgent guitar player。

吉他是种有可能会越老越值钱,但对所有者是绝对会越用越无价的玩意。所以大概吉他也不留下。人不留下,心不留下。世上能由着你愿的不多,不得已的则太多。就别想那么远,别留那么多。